駐馬店融媒宣傳下載
      樊登讀書
      您當前所在位置:駐馬店廣視網>法治> 正文

      分 享 至 手 機

      反網暴 聽聽專家怎么說

      時間:2023-11-02 09:35:32|來源:法治日報|點擊量:13961

      本報訊 記者蔣安杰 日前,由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主辦的“反網絡暴力立法項目專題研討會”在北京舉行,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刑法室副主任許永安、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盧春龍分別致辭,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院長劉艷紅教授主持。

      本次會議圍繞網絡暴力治理法治化、反網絡暴力立法、網絡暴力多元共治等重點問題進行深度研討,來自實務機關和重點高校的40多位專家、學者應邀參會,為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下的網絡暴力治理建言獻策。

      網絡暴力治理應以法治化為基本方向,首先需要明確反網絡暴力立法的規范對象,厘清網絡暴力的內涵和特征。第一,對于網絡暴力的內涵界定。有學者認為生活意義、意識形態的網暴應進一步明確,“網暴”的內容不限于故意捏造和虛構的信息,也可能是真實的信息,且“網暴”的對象可能包括隱私、企業和社會組織形象等。也有學者指出網暴對象不應包括組織,而應僅針對個體人身權利,這是因為網絡暴力治理當前處于摸索期,針對個人能夠更聚焦。第二,對于網絡暴力的特征。有學者提出網暴行為方式、暴力表現、行為主體均體現出不同于傳統暴力的獨特性。網絡暴力包含三大特征:一是社會危害性嚴重,即網絡暴力不僅摧殘被害人身心,還擾亂社會正常秩序;二是法律規制欠缺,網絡暴力治理的專項法律和配套制度不足,且現有的法律規范之間缺乏有機銜接機制,極大影響網絡暴力治理效能的發揮;三是網絡暴力凸顯了強烈的社會戾氣。第三,對于網暴治理與平臺責任的關系。有學者提出在反網絡暴力立法層面要審慎行事,避免賦予平臺企業過重的責任,損害其權益及創新動力。在推進立法與治理的同時,還必須充分考慮技術應用與平臺企業權益等問題,即在運用技術手段時,需要明確其法律定性,不能隨意擴大平臺企業責任,以維護法治精神。

      網絡暴力治理法治化背景下亟待進行反網絡暴力專門立法,有必要對“反網絡暴力立法的重點與難點問題”展開深入討論。其一,對于網暴追責的協助取證問題。有學者提出解決取證難問題的兩個方案,方案一即通過反網絡暴力專門立法細化協助取證的工作機制,確?;鶎訂挝宦鋵崊f助取證,明確法院對公安要求協助求證的性質、效力,避免公安、法院銜接不順暢。在此基礎上觀察檢察機關立案監督的效果,若實踐效果不佳,則應采取方案二,對于侮辱、誹謗等“告訴才處理”的案件也可以作為公訴案件,被害人決定追訴后,可借助公權力機關的力量解決取證的難題。也有學者認為《關于依法懲治網絡暴力違法犯罪的指導意見》規定的“協助取證”模式,仍局限于自訴案件中,這種協助實際上是一種立案審查制,即在是否受理上要求公安機關去提供協助,然而在立案之前要求公安機關進入協助是于法無據的,且對于公安機關收集的證據,出示證據、質證主體難以確定。其二,對于自訴和公訴兩種追訴模式,有學者提出應當重新解釋“告訴才處理”,“告訴”只是啟動公訴程序的條件,“告訴”的詞源并不等于單純向法院告知,將“告訴”作為啟動公訴案件的條件符合讓渡權理論和我國刑訴法立法沿革,既可以確保被害人的控制力,由被害人決定是否追訴,也可以在被害人決定追訴后,借助公權力機關的力量解決取證的難題。也有學者進一步指出目前公訴案件與自訴案件涇渭分明,但應建立自訴轉公訴的銜接機制,對于被害人已經提起自訴的案件,若案件或技術不斷發展,可能發展為公訴案件,法院應中止審理,交由公安機關偵查。

      網絡暴力治理是一項綜合性領域治理工程,需要法律治理和社會綜合治理手段齊頭并進,形成多元共治與協同發展的合力。首先,對于網絡暴力的治理方式。有專家提出綜合治理手段比僅依靠刑法打擊更為關鍵,需要從技術治理、平臺治理等多方面努力,不能過于依賴作為最后手段的刑法。也有學者主張對于網絡暴力的治理,需發揮社會綜合治理手段,既要強化刑法、刑訴法、民法、行政法等部門法的銜接與配合,同時也應在法律領域之外強化社會治理手段運用,調動政府、平臺、社會組織、公民參與,在全社會范圍形成反網絡暴力的合力和共識。還有學者提出要構建網絡暴力的分層系統治理方式,基于不同責任主體進行體系化的分層治理,如對故意制造網絡暴力者追究刑事責任、對過失帶來網絡暴力者追究民事責任和對受雇參加的網絡水軍以及其他情節輕微者追究行政、民事責任,對普通網民的點擊、留言評論行為開展網絡暴力知識預防性教育。其次,對于網絡暴力的治理路徑。有專家指出在網暴治理過程中,程序法和實體法同等重要,應制定網絡暴力案件辦理的明確程序和標準。在推進網絡暴力治理的過程中,考慮到刑事制裁的影響巨大,應審慎使用刑事手段。也有學者認為網絡暴力和家庭暴力有很大的相似之處,不同于傳統暴力的認定機制,網絡暴力具有場域影響極大、微小累積的特征,故對于長時間實施、多次參與網暴但未違法的行為人,可以采取類似家庭暴力告誡書的“掛號”機制,若多次參與或情節嚴重而達到一定程度,就可以上升為違法行為。

      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副院長王志遠教授從兩個方面對網絡暴力治理進行了歸納。首先,網絡暴力的泛濫與以流量經濟為代表的互聯網產業鏈有密切關聯,大量網暴行為伴隨著對流量、點擊量、關注度的追逐而具有明顯的逐利性。其次,在網絡暴力治理上需擺脫集成現象思維的影響,回歸網絡暴力行為本身,從原點出發展開對網絡暴力的根源打擊。

      本次研討會聚焦反網絡暴力立法相關前沿問題,與會專家、學者圍繞會議主題進行了深入的研討和交流,在學術研究與司法實踐的良性互動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推動網暴立法凝聚廣泛共識,為進一步完善網絡暴力立法的章節結構設置及具體條文設計提供了明確的方向指引。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leechanghodb.com/fazhi/show-124-303866-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

    1. 責任編輯 / 裴怡楠

    2. 審核 / 李俊杰 劉曉明
    3. 終審 / 平筠
    4. 上一篇:機主退訂短信被收1毛錢 涉事公司被判退款并賠禮道歉
    5. 下一篇:多地辟謠“按工齡退休”!退休標準到底是什么?
    6. 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在线一区_国产目拍亚洲精品二区_久久人人精品视频97_亚洲无码在线三级片免费_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在线_亚洲AV毛片不卡无码一区